“老张上个月提了辆保时捷,你猜他做什么生意?”咖啡店里,朋友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,”说出来吓死你——专门给宠物办葬礼的!”
这个真实故事揭开了当下最隐秘的财富赛道:利基市场。就像在超市货架最底层发现的宝藏零食,这种藏在行业”夹缝”里的商机,正在让无数普通人实现弯道超车。
一、藏在眼皮底下的金矿
利基市场是什么意思?简单说就是大企业看不上、小团队做不精的细分领域。就像在火锅遍地的重庆,有人专做”一人食”小火锅,月流水竟超20万。这种精准锁定特定人群需求的商业策略,正在改写传统创业逻辑。
有个90后女生发现,市面上大码女装要么土气要么昂贵。她创立”微胖界轻奢”品牌,把XS-5XL每个码数细分3个版型,直播间试穿时连报三遍身高体重,结果首月销售额破百万。这种”把1厘米宽度做到1公里深度”的玩法,正是利基市场的精髓。
二、三个鲜为人知的暴利案例
案例1:有个程序员辞职做”键盘改装”,客单价超3000元。他开发出能模拟机械打字机手感的轴体,发烧友凌晨蹲点抢购,年营收突破800万。
案例2:在母婴用品红海中,某团队专攻”早产儿专属用品”。从0.8kg婴儿适用的超迷你奶瓶,到巴掌大的新生儿连体衣,硬是在巨头缝隙中撕出千万市场。
案例3:更绝的是”手机壳个性定制”。有人专做外卖骑手防水防摔款,内置SIM卡槽和充电口防尘塞,单日抖音小店爆卖7000+单。这种精准到职业特征的定位,让大厂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三、普通人破局四步法
-
痛点显微镜:关注那些”网上一搜全是抱怨,线下却买不到”的需求。比如专门收纳乐高零件的旋转架,解决玩家”拼完无处放”的痛点。
-
场景切割术:把大品类切出特殊使用场景。同样是保温杯,有人专做”化疗患者防烫吸管杯”,杯盖温度显示精确到0.5℃。
-
社群深挖机:混迹垂类社群找商机。有个宝妈发现自闭症儿童家长群总在讨论”防走失鞋”,开发出GPS+报警功能的童鞋,预售三天回款百万。
-
服务叠加术:在现有产品上加”情感价值”。某汉服店推出”古风婚礼全案服务”,从妆造到礼仪指导,客单价直接翻5倍。
四、避开99%人踩的坑
利基市场虽好,但选错赛道就是死局。去年有团队做”宠物减肥餐”,结果发现养猫人群更在意增肥,最终血本无归。记住三个筛选铁律:
① 需求是否真实存在(看搜索数据和社群讨论)
② 用户是否愿意付高价(查同类产品溢价空间)
③ 自己能否建立壁垒(技术/资源/渠道优势)
有个经典反例:有人发现程序员需要”防蓝光眼镜”,却没注意已有大牌布局,最终在价格战中败北。而成功者往往选择像”防蓝光+防颈椎疲劳的升降支架”这样的组合型利基。
五、未来五年新机遇
随着消费分级加速,这三个领域正在爆发:
- 银发经济细分:比如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防走失服饰
- Z世代亚文化:像三坑(汉服/JK/洛丽塔)周边服务
- 情绪疗愈产品:助眠ASMR音响、解压捏捏乐等
某大学生打造的”自习室监督服务”,通过直播连麦督促学习,高峰期同时在线超2000人。这种把”陪伴经济”做出差异化的模式,正是利基市场的进化形态。
重新理解利基市场是什么意思,本质上是在红海中寻找蓝海的眼力。当所有人挤在主干道时,聪明人正在岔路口竖起自己的路标。那个给宠物办葬礼的老张告诉我:”这行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发现原来毛孩子家长愿意花三个月的工资,给陪伴了15年的爱宠体面告别。”
下次当你觉得某个需求”太小众”时,不妨打开淘宝搜搜看——或许那串惊人的销量数字,正暗示着下一个财富风口。毕竟在这个碎片化时代,有时候”小”才是真正的”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