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的纽约皇后区,寒风卷着麦当劳包装纸从王秀芬脚边滚过。她裹紧从教堂捐赠箱翻出来的旧羽绒服,手里的铁钩子熟练地挑开街角绿色垃圾箱——这是她半年来总结的经验,高级公寓的垃圾箱总能在周三早上翻出成箱的矿泉水瓶。
“咔嚓”,塑料瓶被踩扁的声响划破寂静。这位满口大碴子味的东北阿姨不会想到,自己在大连造船厂抡了三十年铁锤的手,如今在异国他乡靠捡废品撑起了整个家。
一、”闺女刷盘子都比我挣得多,但咱不能拖孩子后腿”
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抵达厅里,王秀芬攥着女儿连夜手绘的中英文对照纸条,上面画着马桶、灯泡、煤气灶的图案。从沈阳飞来的这十六个小时,她把那张”我在美国不愁吃穿”的朋友圈反复看了二十多遍,屏蔽了老家所有亲戚。
女儿一家住在布鲁克林四十平米的公寓,女婿送外卖时摔裂了尾椎骨,两个外孙女等着交春季夏令营费用。看着女儿凌晨两点还蹲在厨房刷外卖盒,王秀芬偷偷把治疗关节炎的药量减了一半:”这瓶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8美元,够买三袋面粉了。”
直到某天在公园长椅上,她注意到白人老头把喝完的星巴克杯子精准投进”可回收”桶。当晚,女儿教她说会了人生第二句英文:”Can I take this?”(我能拿走这个吗?)
二、废品江湖里的”中国智慧”
曼哈顿中城的星巴克后巷,王秀芬用沈阳澡堂搓澡的力道,把五十个纸杯压成砖头大小的方块。这是她摸索出的门道:纸杯内壁的聚乙烯涂层算”混合废品”,但攒够200磅就能按每磅0.15美元收购。
“可比国内精细多了!”她掏出自制的”藏宝图”,上面用口红标注着各处宝藏:唐人街餐馆周五扔食用油桶(洗净能卖塑料价)、第五大道奢侈品店每月10号清样衣(剪掉logo当抹布)、健身房的蛋白粉罐子(转手挂华人网站)……
最惊险的是去年圣诞季,她在梅西百货后门扒拉出三棵装饰用的仿真银松树。”保安举着电棍追了我两条街,结果发现树底下粘着没拆封的苹果耳机!”说起这事,她笑得露出镶的银牙,”那天挣了83美元,给外孙女买了冰雪奇缘书包。”
三、5美元背后的”跨国经济学”
王秀芬的记账本堪称民间汇率换算大全:1个易拉罐=国内某视频网站三日会员(给女婿看中超联赛);3斤旧报纸=孙子一节在线中文课;捡到完好玩具=省下8美元二手店开支。
某个暴雪天,她在时代广场捡到游客丢弃的观光巴士票根。凭借这些三天前的票根,她带着全家蹭上了末班车,用省下的56美元车费,在唐人街买了五斤五花肉。”那晚的红烧肉,是我来美国后吃得最香的一顿。”女婿说着眼眶发红。
四、铁钩与玫瑰
情人节那天,王秀芬在高级社区翻到整束未拆的玫瑰花。她抽出尚且鲜艳的几支,用捡来的丝带重新包扎,在地铁口以2美元/支卖出。当年轻情侣们为廉价玫瑰欣喜时,不会知道卖花老太的棉鞋里,还塞着当早餐的过期面包。
“有回捡到撕碎的离婚协议书,我拿透明胶粘好送给收容所,听说帮那位太太多分了15%财产。”她狡黠地眨眨眼,从兜里掏出个蒂芙尼蓝盒子——里面装着半块发霉的蛋糕,却是某位破产富豪千金最后的甜蜜。
当华人超市老板提出”包月”收购她捡的纸箱时,王秀芬摆手拒绝:”每天开盲盒才有意思嘞!”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铁钩子划过地面的声响,仿佛在纽约街头写下首倔强的散文诗。
此刻她正盯着路边的自动回收机,上面跳动的数字显示:今天已赚5.27美元,足够买降压药和给老家孙子充20元游戏点卡。”日子就像捡破烂,总能在破烂堆里扒拉出点光亮。”她说着,把最后一个矿泉水瓶踩出响亮的爆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