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小区遛狗时,邻居张姐突然拉住我诉苦:”现在物价涨得厉害,光靠死工资根本不够花,你知道现在赚钱的方法有哪些靠谱的吗?”其实不止张姐,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朋友都在琢磨副业增收。今天就给大家揭秘几个实操性强、适合普通人的创收门路。
一、把技能变成提款机
我表姐王芳的经历就是典型例子。她本职是小学语文老师,去年用课余时间给企业做PPT美化,现在每月稳定增收8000+。刚开始她只是帮朋友公司改了几次年终汇报PPT,结果对方主动提出每份支付300元。现在她通过小红书接单,客户排到三个月后。
这种技能变现模式关键在于找准市场缺口。会编程的可以接小程序开发,懂设计的做海报定制,甚至整理收纳师这种新兴职业,时薪都能达到200-300元。有个95后姑娘专门帮人整理微信好友列表,通过标签分类、定期清理僵尸粉,单月就赚了2万。
二、玩转信息差套利
朋友老周去年开始做跨境电商,专攻东南亚市场。他利用国内1688和拼多多的低价货源,在Shopee上架商品,通过汇率差和平台补贴,单品利润能达到50%-80%。更绝的是他做的是”无货源模式”,客户下单后才从国内采购发货,真正实现空手套白狼。
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信息差护城河。有个宝妈发现本地的烘焙模具比义乌贵3倍,就批量进货在妈妈群销售,靠同城配送每月净赚1.5万。还有个大学生专门收集大学城周边商家的优惠信息,整理成电子手册卖给新生,9月开学季赚了6万学费。
三、资源整合创造价值
我们小区物业李师傅的案例特别有意思。他去年组建了”社区生活服务群”,把周边20个商家拉进群做团购。现在每周三、周六固定开团,从生鲜水果到家电清洗,每单抽成5%-10%。现在这个500人群每月给他带来2-3万收入,比物业工资还高。
这种资源整合模式适合有组织能力的人。我认识个导游疫情期间转型做”私人旅行顾问”,把酒店、租车、景点资源打包成定制路线,靠会员费年入百万。还有个退休阿姨组建了”中老年相亲俱乐部”,通过组织线下活动收取服务费,月入轻松过3万。
四、把兴趣变成印钞机
同事小李是资深汉服爱好者,去年开始在抖音教人做古风发簪。她把制作过程拍成短视频,材料包挂在购物车,单月销售额突破10万。更妙的是她开了线上手作课,99元的录播课卖出2000多份。
这种兴趣变现的关键在于垂直细分。有个游戏宅男专做Switch卡带租赁,通过闲鱼和微信群运营,200多张卡带月流转4次,净赚1.8万。还有个宝妈把给孩子做辅食的过程拍成vlog,现在靠接母婴用品广告月入5万。
说到赚钱的方法有哪些,其实核心就三点:要么卖技能,要么卖信息,要么卖资源。重要的是行动起来,就像我认识的那个外卖小哥,白天送餐晚上做探店视频,现在抖音账号有50万粉丝,广告报价都到8000一条了。记住,所有赚大钱的事,都是先相信后看见。你现在手头的资源,很可能就是还没被开发的财富矿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