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粉丝都10万了,怎么带货没人买?”
“明明内容很干货,为啥接不到广告?”
“辛辛苦苦做了一年账号,收入还没楼下煎饼摊阿姨高……”
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“IP不赚钱,越做越emo”的尴尬局面,别急着怀疑人生—— 你不是一个人在赔钱,但问题可能出在你根本不懂“IP的赚钱密码”。
坑一:你的IP定位,比渣男还模糊
很多人做IP的起心动念是:“我要当XX领域的专家!”结果账号成了“大杂烩”:
- 今天发职场干货,明天晒宠物日常,后天突然转型情感博主;
- 粉丝点进主页一脸懵:“这账号到底是干啥的?卖课?卖猫粮?还是卖心灵鸡汤?”
真相: IP的本质是“用户对你的条件反射”。 比如提到“李子柒”,你会想到田园生活;提到“罗永浩”,你会想到“交个朋友”直播间。 而你的账号如果让人记不住、分不清、想不起,用户凭什么为你掏钱?
避坑指南:
- 先给自己“贴标签”:
- 别做“全能选手”,专注一个细分领域(比如“教PPT”不如“教财务人做高端PPT”)。
- 参考话术:“专注帮职场新人3分钟搞定年终总结PPT的XX老师”。
- 用“视觉锤”强化记忆:
- 固定头像、配色、封面风格(比如“毒角SHOW”的独角头套)。
- 别让用户每次刷到你都以为是新账号。
坑二:你的内容,比超市试吃还“抠门”
许多IP主理人有个致命误区:
- 要么“自嗨式输出”:狂写专业术语,用户看得一头雾水;
- 要么“挤牙膏式分享”:干货藏着掖着,生怕被人白嫖。 结果?用户刷完视频的感受是:“看了,但好像又没看。”
真相: 用户愿意付费的前提是“你能解决他的问题”,而信任来自“你愿意先给价值”。 参考案例:
- “疯狂小杨哥”靠夸张的翻车现场让你笑,顺便记住产品卖点;
- “李佳琦”一边吐槽“OMG买它”,一边把成分表拆解得明明白白。
避坑指南:
- 把知识掰碎了喂到嘴边:
- 别讲“如何提升沟通能力”,改成“3句话让老板主动给你加薪的话术”。
- 设计“钩子内容”:
- 免费送“10个爆款标题模板”,但高阶玩法放在付费课程里。
坑三:你的变现路径,比直男审美还单一
90%的IP主理人只会两招:
- 接广告(甲方预算砍半还要改8稿);
- 卖课(用户买完发现和免费内容差不多)。 结果?赚的钱还不够交团队工资。
真相: 真正会赚钱的IP,早把“变现”设计成组合拳:
- 前端引流:短视频/直播免费干货吸引流量;
- 中端转化:9.9元社群/99元训练营筛选精准用户;
- 后端利润:私教咨询/企业内训/联名产品收割高净值客户。
避坑指南:
- 学瑞幸“跨界联名”:
- 知识博主可以卖“自律打卡本”,美妆博主可以联名定制卸妆油。
- 把粉丝变成“合伙人”:
- 招募核心用户做分销,分润比纯广告更可持续。
坑四:你的耐心,比鱼还只有7秒
“发5条视频没爆?算了,这赛道不行!” “直播3场没人下单?还是去打工吧……” ——这是多数IP创业者的真实写照。
真相: IP的本质是“时间的复利”。
- 罗振宇每天60秒语音坚持了10年;
- 李子柒一条视频拍几个月;
- 你的账号才更新两周就想月入10万?
避坑指南:
- 用“打游戏心态”做IP:
- 把涨粉当成升级,把变现当成通关奖励。
- 设置“最小里程碑”:
- 先做到周更3条视频,再谈粉丝破万。
坑五:你的用户,比前任还像陌生人
最扎心的现实:
- 你连粉丝的真实需求都不知道,却指望他们为你付费? 比如:
- 教写作的账号天天讲“如何拿文学奖”,而粉丝只想学“怎么写朋友圈能撩到男神”。
真相: 用户不为你的“专业”买单,只为“你能帮他解决问题”付费。
避坑指南:
- 定期“粉丝普查”:
- 在社群/评论区直接问:“你们最近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?”
- 用“用户证言”反推产品:
- 把粉丝的成功案例做成内容,吸引同类型用户。
做IP不赚钱,就像谈恋爱总被发“好人卡”—— 问题不在于你不够努力,而在于你根本没摸清“游戏规则”。
记住: IP赚钱的底层逻辑,不是“收割流量”,而是“经营信任”。
从今天起,别再盲目追热点、堆数量,而是—— 把用户当朋友,把内容当礼物,把时间当盟友。 当你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时,赚钱,只是顺便的事。
阅读全文
只发精品!只发精品!拒绝标题党、滥竽充数,浪费时间=谋财害命!【点此查看VIP项目】凡是本站会员开通VIP后即可免费下载价值超20万以上精选项目课程,一网尽收!小小投入,大大回报!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