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东南亚电商的“顶流”,Shopee的货到付款(COD)功能对很多卖家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——既能吸引消费者下单,又要承担买家不取货、运费打水漂的风险。但你知道吗?不是所有Shopee站点都支持货到付款!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关于COD的“隐藏规则”和避坑指南,帮你省心又省钱!
一、这些Shopee站点不支持货到付款?
首先划重点:目前Shopee大部分站点支持货到付款,但存在区域和商品限制。
比如:
- 新加坡站点:虽然新加坡是东南亚经济发达地区,但Shopee新加坡站点暂不支持货到付款,买家必须在线支付。
- 特定物流渠道商品:比如从香港仓、南宁仓、济南仓发货的商品,以及部分特货(如液体、电池等)无法使用COD。
- 预售商品:所有站点的预售商品都不支持货到付款,必须买家先付款。
为什么有的站点不支持COD?
主要是政策原因。比如新加坡的电商支付环境成熟,消费者更习惯在线支付;而某些商品或物流渠道因清关复杂、退货成本高,平台会直接关闭COD选项。
二、COD的“甜蜜陷阱”:这些坑千万别踩
就算你的站点支持货到付款,也别急着开香槟!以下几个问题会让你分分钟“钱货两空”:
1. 买家不取货,亏到怀疑人生
真实案例:台湾站点某卖家发了10单货到付款订单,结果3单被拒收,订单金额不到600台币(约20美元),平台直接销毁货物,运费和商品成本全由卖家承担。
避坑指南:
- 盯紧订单金额:台湾站点规定,订单金额≥600台币(约20美元)才能免费退回;低于这个金额直接销毁。
- 提前查买家信用:在后台查看买家的“取货率”。如果低于90%,建议关闭COD或电话沟通确认。
- 疯狂提醒买家:到货后每天发消息、打电话提醒,甚至搬出“影响个人信用”的大招。
2. 运费和退货成本高到离谱
COD订单的物流费用通常比普通订单高,而且退货时运费可能由卖家承担。比如:
- 马来西亚站点COD订单若被拒收,卖家需支付二次派送费;
- 新加坡站点虽不支持COD,但如果其他站点遇到退货,跨境运费可能比商品成本还高。
建议:高单价商品尽量引导买家在线支付,或者购买退货保险。
3. 特殊商品限制多
- 特货:比如化妆品、电子产品(含电池)、液体类商品,很多站点限制COD渠道;
- 大件商品:马来西亚站点规定COD包裹最长边≤45cm,重量≤10kg,超了只能走普通物流。
对策:上架前仔细查看各站点物流政策,避免因尺寸问题被退件。
三、COD的正确打开方式:这样用才赚钱
虽然COD有风险,但只要用对方法,它依然是提升销量的利器:
1. 选对站点和人群
- 台湾省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:COD渗透率高,适合日用、低价商品;
- 年轻消费者:18-30岁用户更爱货到付款,尤其是首次购物的新客。
2. 优化运费和定价
- 包邮套路:设置“满额包邮”,比如买满200台币免运费,既能提高客单价,又能减少小额订单亏损;
- 藏价技巧:把部分运费成本分摊到商品价格里,让买家感觉“运费更便宜”。
3. 用活动拉动转化
- 限时优惠:比如“COD订单立减10元”,刺激买家快速下单;
- 组合营销:搭配平台免运券、折扣券,降低买家支付压力。
四、终极防坑口诀:COD避雷三句半
站点规则先摸清, 小额订单要当心, 高客单价走在线, 提醒取货不能停!
货到付款就像电商界的“盲盒”,用好了是流量密码,用不好就是成本黑洞。
作为卖家,关键要摸透平台规则,灵活搭配运营策略。
记住:不是所有订单都适合COD,也不是所有买家都值得信任。做好风险管控,才能让COD真正成为你的销量助推器!
偷偷说一句:如果实在担心,不妨先从在线支付起步,等店铺稳定了再逐步开放COD~
阅读全文
只发精品!只发精品!拒绝标题党、滥竽充数,浪费时间=谋财害命!【点此开通VIP会员】凡是本站会员开通VIP后即可免费下载价值超20万以上精选项目课程,一网尽收!小小投入,大大回报!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