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二次元圈子的老油条,我经常被朋友问:“听说在b站漫画作者收入很香?画漫画是不是躺着数钱?”每次听到这种问题,我都想当场表演一个“瞳孔地震”——这误会可大了!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B站漫画作者的真实收入到底是个啥情况,以及他们如何在“理想与面包”之间反复横跳。
一、稿费是基础,但“格子钱”真没你想的那么豪横
先说最核心的稿费。很多人以为漫画作者的收入是按“一幅画”算钱,但实际上,B站的稿费结算单位是“格”(也就是漫画里的一个分镜框)。根据内部人士透露,普通作者的稿费单价在60-80元/格之间,特写或大脸镜头可能按半格计算。假设你是个周更作者,每月画满200格(大约每周50格),税前收入大概能到1.6万-2万。
但别急着流口水!这钱到你手里得先扒两层皮:
- 税后缩水:按个税阶梯算,2万月收入扣完税大概剩1.5万左右。
- 助手开销:上色、勾线这些活总不能全自己干吧?雇个助手每月至少得花3000-5000元。
所以最后到手的“纯利润”可能只有1万上下,这还是建立在你“不拖更、不生病、不灵感枯竭”的完美状态下。
二、从新人到大佬:收入差距比漫画剧情还魔幻
在B站漫画圈,作者的收入水平堪比“金字塔结构”:
1 新人阶段(月入4k-6k):
刚签约的小透明,稿费单价可能压到50元/格以下,甚至需要靠兼职画外包(比如游戏宣传图)贴补家用。这时候的日常状态是:“编辑说我画风太抽象,甲方说我改得不够抽象……”
2 老手阶段(月入8k-1.5万):
混了三五年的“熟练工”,手头可能同时接2-3部连载,靠量取胜。但代价是每天工作12小时,头发日渐稀疏,朋友聚会永远在赶稿。
3 名家阶段(月入2万+):
要么是自带粉丝的IP作者,要么是平台力推的“门面”。这类人收入大头可能不是稿费,而是版权分成或商业合作,比如给品牌画联名漫画、接广告植入。但全平台能到这个级别的作者,一只手数得过来。
三、行业真相:漫画平台不是慈善家,作者其实是“高危职业”
很多人以为B站漫画财大气粗,作者肯定旱涝保收。但现实是:国漫行业至今还在烧钱换市场。
平台逻辑:
B站买漫画不是为了靠订阅赚钱,而是为了吸引用户、拉高估值。一旦资本退潮或平台战略调整,第一个被砍的就是“不赚钱”的内容部门。有作者吐槽:“上个月还说稿费照常发,下个月突然通知项目停了,连完结篇都不让画……”
收入不稳定:
稿费结算周期长、平台政策变动频繁,加上作品可能随时被腰斩,导致许多作者不得不“多平台押注”——在B站连载的同时,还得去其他平台开小号。
版权困境:
就算作品火了,作者能拿到的版权分成也少得可怜。比如单行本卖了1万册,按8%版税算,到手才几千块,还不如接个商单来得实在。
四、除了稿费,作者还能靠啥赚钱?
你以为漫画作者的收入全靠平台施舍?Too young!真正的“生存大师”早就开发了副业:
1 商单恰饭:
给游戏画宣传漫画、接品牌联名,一单报价几千到几万不等。不过甲方爸爸的修改意见可能比编辑还离谱:“主角的头发能不能从红色改成五彩斑斓的黑?”
2 周边收割:
卖角色徽章、立牌、等身抱枕……但风险是粉丝一边喊着“太太出周边必买”,一边在闲鱼蹲二手。
3 知识付费:
开绘画课、出教程,甚至直播画画过程。毕竟,“教别人画漫画”比“自己画漫画”更可能月入过万(这句划掉,不能出现违禁词)。
五、给想入行的小伙伴一句大实话
如果你是因为“喜欢画画”想当漫画作者,我举双手支持;但如果是为了赚快钱,建议出门左转去学编程。
这个行业需要极大的热爱和抗压能力:
- 身体预警: 长期熬夜赶稿,颈椎病、腱鞘炎都是标配。
- 心理素质: 面对编辑的催稿、读者的差评、数据的波动,你得有一颗“钢铁心脏”。
- 长远规划: 趁早想清楚是要做“艺术作者”还是“商业作者”,前者为爱发电,后者为钱妥协。
六、漫画作者的光环背后,是一地鸡毛的坚持
说到底,b站漫画作者收入更像是一场“幸存者游戏”——有人熬成大神,有人黯然退场。但无论是月入五千还是两万,支撑他们走下去的,还是那份“想讲好一个故事”的初心。
所以下次看到喜欢的漫画,不妨多投几个币,留几句鼓励的评论。毕竟,你的支持可能是作者深夜改稿时,唯一的精神咖啡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