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咱们来聊聊Lazada这个东南亚“剁手天堂”里的两大玄学——优惠券怎么用和优惠券怎么设。不管是想当个精明的“羊毛党”,还是想化身店铺销量“钓鱼佬”,这篇指南都能让你少踩坑、多省钱(或赚钱)!
一、用户视角:优惠券怎么薅?手速要快,姿势要帅
作为消费者,Lazada的优惠券就像超市里限时半价的薯片,用对了是福利,用错了是寂寞。下面教你几招“稳赚不亏”的姿势:
1. 领券渠道:别光盯着首页!
商品页“暗藏玄机”:
点进商品详情页,先别急着剁手,看看有没有“Collect”按钮。有些隐藏券就像超市促销员手里的试吃品,得主动伸手才能拿。
活动页“疯狂刷屏”:
大促期间(比如双11、双12),Lazada的活动页会变成“券海”,满减券、折扣券、免邮券轮番轰炸。建议设个闹钟蹲点抢,毕竟手慢无!
粉丝专属券:
关注店铺后,有些商家会发“粉丝专享券”,相当于VIP门票,不关注连领券的资格都没有。
2. 用券规则:别被“文字游戏”忽悠
叠加规则要看清:
比如平台券和店铺券能不能一起用?大部分情况下,一个订单只能用一张券,但也有例外。比如菲律宾站大促时,平台和商家共同出资的券可能允许叠加,但得看活动说明。
有效期别当摆设:
有些券看着诱人,结果第二天就过期。建议领券后立马用,别让优惠券在账户里“躺尸”。
门槛别踩空:
满100减20的券,如果购物车凑到99,差1块钱用不上,那真是“人间惨剧”。
举个栗子:小红看中一双鞋,原价120马币,她领了一张“满100减20”的店铺券,又发现平台发了“满90减9”的跨店券。结果结账时发现,只能二选一!最后她选了店铺券,省了20马币,但心里还是有点小遗憾——早知道就多买双袜子凑单用跨店券了!
二、卖家视角:优惠券怎么设?既要“鱼上钩”,又要“不亏本”
如果你是卖家,优惠券就是你的“鱼饵”。但饵太素(优惠小)鱼不咬钩,饵太荤(优惠大)自己血亏。怎么拿捏这个度?
1. 类型选择:对症下药才是王道
普通券:万能基础款。
适合日常引流,比如“满100减10”,简单粗暴,但别指望它能带来爆发式增长。
粉丝券:铁粉收割机。
比如“关注店铺立减5元”,既能涨粉又能促转化,但别指望新客会买单。
分享券:裂变神器。
设置“分享给3人才能用”的券,适合清库存或冲销量,但别把人数设太高(比如10人),否则买家嫌麻烦直接放弃。
2. 参数设置:细节决定成败
金额/折扣:别拍脑袋定!
高利润商品:可以设“满200减30”,既显大方又不伤利润。
引流款商品:比如成本20元卖30元,设“满30减5”,让买家觉得“不买亏了”,还能带动其他商品凑单。
使用门槛:心理学很重要!
客单价50元的店铺,门槛设“满60减10”比“满100减20”更有效,因为买家更容易凑到60元。
反面教材:某卖家设了“满500减100”,结果发现店里最贵的商品才200元,这券领了等于空气!
有效期:长短结合!
大促期间设3-7天短效券,制造紧迫感。
日常设30天长效券,让买家有“回头”的理由。
数量控制:别当散财童子!
新手建议先发100张试水,根据领取速度调整。如果1小时被抢光,说明优惠力度够香;如果3天无人问津,赶紧改方案!
3. 避坑指南:这些雷区千万别踩
活动叠加惨案:参加了平台闪购(价格已经打5折),结果优惠券还能叠加使用,最后卖一单亏一单。
解决方案:设置券时勾选“不适用于活动商品”。
被“羊毛党”薅秃:某卖家设了“无门槛5元券”,结果被职业薅羊毛的批量领券,买了100个成本6元的小商品,每单净亏1元。
解决方案:新客券设“满10元可用”,或限制每人领1张。
过期券的尴尬:大促结束后,买家拿着过期券来找客服扯皮。
解决方案:提前3天用站内消息提醒买家:“亲,您的券快到期啦,再不用就喂狗了哦~”(当然,措辞要温柔点)。
三、高阶玩法:让优惠券成为“销量加速器”
想从“青铜”晋级“王者”?试试这些骚操作:
- 阶梯式优惠:比如“满100减10,满200减25,满300减50”,让买家忍不住越买越多。
- 定向发券:根据买家历史行为发个性化券。比如给常买母婴用品的用户发“尿不湿专属券”,转化率飙升!
- 组合拳打法:券+免邮+赠品。比如“满150减20,再送包邮+小样”,买家一算: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!
四、优惠券不是玄学,是科学!
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,用好Lazada优惠券的核心就两条:
- 买家:领券前先做数学题,凑单别凑到心梗。
- 卖家:设券时多算利润账,钓鱼别钓到破产。
没有用不好的优惠券,只有不够狠(或不够抠)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