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别急着兴奋!这些“入门级”坑千万别踩
想靠国外广告联盟赚钱,先得认清哪些“看似简单”的活儿其实暗藏玄机。比如CPI(按安装付费),广告商按软件安装量给你钱,听起来像“躺着数钱”?但真相是——顶级联盟早就不玩这个了!剩下的都是些“大路货”联盟,要么要求你搞黑科技刷量(新手根本学不来),要么广告商验收标准变态到连真用户都达不到KPI。
举个血泪案例:有人曾帮微信海外版和某加速器做推广,一开始用假量轻松赚钱,后来真假混着做都亏本,最后老老实实跑真用户反而赔了油钱。
结论:这玩意儿只适合技术流大佬,新手绕道保平安。
二、最接地气的“搬砖”机会:CPA/CPL
如果你不怕麻烦,CPA(按行动付费)和CPL(按线索付费)算是门槛较低的选项。简单来说,就是让用户注册账号(CPA)或填详细资料(CPL)。比如:
约会交友平台推广:
用户注册账号你就能拿钱,但广告商会偷偷加条件:“10%的人必须活跃聊天,5%得充值会员”。
装修贷款类广告:
用户填完房屋面积、预算和电话,你就能把这条“线索”卖给装修公司,一条赚上千块。但别想着用假资料糊弄——广告商会打电话验证,发现是编的惠州王女士想装修别墅?分分钟扣光佣金。
新手避坑指南:
别碰电话验证类(比如贷款、保险),广告商会真人打电话核对,假资料必翻车。
优先选信用报告、抽奖类任务:填个问卷就能过关,适合“手速党”。
三、闷声发财的“长线选手”:CPS(按销售分成)
这是广告商最爱的类型——你帮他卖货,他分你佣金。
优点明显:
永不过时:十年前卖主机空间,现在卖独立站工具,逻辑一模一样。
躺赚复利:用户通过你的链接买了东西,只要他续费,你就能一直抽成。比如某VPS服务商,用户续费3个月你赚100刀,成本才18刀,净赚82刀。
骚操作案例:有人用自己推广链接注册账号,白嫖3个月服务器还能倒赚佣金,直接批量注册100个号,月入近万刀(友情提示:小心被广告商封号)。
四、流量黑洞的终极解法:Sweepstakes抽奖Offer
想让用户像追星一样疯狂点击?试试抽奖类任务!
底层逻辑:用“免费送iPhone”勾引用户填邮箱电话,广告商拿去做精准营销,你坐收佣金。
实战技巧:
月初狂冲量:广告商每月预算充足,这时候流量单价低、通过率高。
着陆页要够“贪”:别只放一个奖品,直接写“抽100台手机+1000张购物卡”,转化率飙升50%。
重点轰炸美国、加拿大:这些地方用户习惯好,填资料不手软。
五、高阶玩家的秘密武器:白帽Offer
想长期稳定赚钱?瞄准白帽类任务——保险、法律咨询、家庭装修等刚需服务。
优势:佣金高到离谱(车险任务一单赚150刀),且不用等用户真花钱,填完资料就结账。
隐藏技巧:做个“北美装修指南”独立站,用谷歌SEO引流精准客户,一条线索卖两次——既赚广告商佣金,又转手卖给本地公司。
忠告:
资源比技术更重要:没真实用户资料别碰CPL,没独立站别想玩白帽。
远离“一夜暴富”幻觉:CPS看着爽,但前期得熬过3个月用户续费期;抽奖任务赚得快,也可能今天日入千刀明天就被封号。
模仿再创新:直接扒同行广告素材,把“Free iPhone”改成“Free Tesla充电桩”,效果立竿见影。
搞懂这些门道,你离“用美元交水电费”的日子就不远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