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们,最近总有人问我:“在TikTok上卖货到底能不能赚钱?我隔壁老王说他在家躺着数美金,真的假的?”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,顺便把那些容易踩的坑扒个底朝天。
一、先说结论:能赚,但得看姿势
TikTok这平台,就像个全球大集市,每天几十亿人刷视频,流量大到能淹死鱼。但别急着脑补自己月入百万的画面——能赚钱的前提是,你得懂门道,还要躲开那些坑。
举个例子,有个卖直发梳的品牌TYMOBEAUTY,靠着短视频展示不同族裔用户梳头后的效果,一个月狂揽200万美金;还有人在东南亚靠“空气炸锅美食教程”带货,愣是把普通家电卖成了网红神器。但同样,也有人砸钱投广告、囤货,最后血本无归。为啥?因为TikTok的钱,只给“会玩”的人赚。
二、想赚钱?先搞懂这4个关键点
1. 选品:别当“跟风狗”,要做“预言家”
TikTok上爆款产品有个共同点:要么新奇有趣,要么解决痛点。比如美国年轻人爱在家做发型,但传统工具不好用,TYMOBEAUTY的直发梳就精准戳中这个需求。
避坑指南:
别盯着“别人卖啥你卖啥”,多刷TikTok热门标签(比如#TikTokMadeMeBuyIt),看看哪些产品被用户自发安利。
推荐类目:
美妆工具(假睫毛、化妆刷)、创意小家电(空气炸锅、直发梳)、家居神器(收纳盒、清洁工具)。
记住,产品要“上镜”,演示要“有梗”——比如卖清洁剂,不如拍个“10秒擦净万年油垢”的对比视频。
2. 内容:别做“广告机器”,要当“戏精”
TikTok用户最烦硬广,但如果你能把产品植入剧情,效果立马不一样。
比如有个卖塑身衣的账号,视频全是“闺蜜聚会吐槽腰粗,下一秒穿上塑身衣秒变辣妹”的狗血剧情,播放量轻松破百万。
避坑指南:
别光拍产品功能,多结合流行趋势(比如挑战赛、热门BGM)。
举个例子,卖运动水杯可以蹭“健身打卡挑战”,让用户觉得“买了这杯子,我也能变自律”。
高阶玩法:
找当地网红合作,尤其是腰部博主——他们粉丝粘性高,收费还不贵。
比如在东南亚,找个美妆博主演示你的眼影盘,比你自己拍10条视频都管用。
3. 物流:别当“冤大头”,要学“精算师”
物流是跨境电商的命门。有人为了省钱选廉价海运,结果客户等了一个月没收到货,直接差评轰炸;也有人咬牙用空运,利润全被运费吃光。
避坑指南:
小件商品走官方物流(省心但略贵),大件或爆款提前备货到海外仓(比如韬博供应链的美国仓)。
记住,客户宁愿多花2美金,也不愿多等3天。
冷知识:
东南亚客单价大多2-5美元,但新加坡能到20美元以上。所以卖高价货优先盯新加坡,低价日用品主攻印尼、越南。
4. 本地化:别做“自嗨狂”,要当“本地通”
有个惨痛案例:某卖家在马来西亚卖红色婚庆用品,结果当地习俗认为红色不吉利,库存全砸手里。
避坑指南:
文化:斋月期间东南亚穆斯林用户消费力暴涨,但别卖猪肉制品;美国人爱过“超级碗”,周边产品能蹭一波流量。
支付:美国人习惯用信用卡,东南亚喜欢COD(货到付款),千万别只支持支付宝。
语言:翻译文案别用机翻。比如卖“老干妈”,英文写“Chinese Chili Sauce”比“Old Dry Mom”靠谱一万倍。
三、新手最容易踩的3个大坑
坑1:把TikTok当淘宝,只会“挂链接”
TikTok是内容平台,不是货架!你发10条“9.9包邮”广告,不如拍1条“办公室用这杯子,同事追着要链接”的沙雕视频。
坑2:盲目追求“爆款”,库存压到破产
有人看空气炸锅火了,立马囤1000台,结果热度过了只能含泪甩卖。记住,TikTok爆款生命周期短,最好小批量测品,爆了再追单。
坑3:忽视平台规则,账号说封就封
有个卖家因为视频里用了“最佳”“第一”等绝对化用语,账号直接被封。
TikTok规则比老妈还唠叨,比如不能诱导点赞、不能卖仿品、不能涉及政治……
建议每天花10分钟刷官方政策更新。
四、TikTok卖货,赚的是“认知差”的钱
这年头,信息差早就被卷没了,但“怎么用内容打动用户”“怎么用本地化策略破圈”的认知差,才是真金白银。别指望一夜暴富,但只要你肯研究平台、懂用户、会避坑,TikTok绝对能让你从“青铜”变“王者”。
选品要刁钻,内容要戏精,物流要靠谱,本地化要走心。祝各位早日成为TikTok上的“带货狂魔”,记得赚了美金请我喝咖啡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