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朋友问我:“京东拍带货视频是不是随便发啥都行?为啥我发了一个月,播放量还没隔壁卖拖把的老王高?”
今天咱们就来唠唠:京东视频带货到底要不要垂直内容?怎么才能让观众看了就想掏钱?
一、垂直内容不是“枷锁”,而是“放大镜”
很多人觉得“垂直=死磕一个东西”,其实这玩意儿更像是给你的账号装了个精准导航。 举个栗子:你天天发零食测评,粉丝刷到你就知道“这老铁专治嘴馋”;但今天零食、明天卖锅、后天推洗发水,观众只会满脸问号:“这人到底干啥的?”京东的算法可比你对象还敏感,标签混乱的结果就是——流量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,根本抓不住重点。
垂直的好处肉眼可见:
算法更爱你:
京东会把你的视频推给喜欢这类商品的人,比如你专注母婴用品,宝妈刷到的概率直接翻倍。
观众更信你:
天天研究同一类产品,观众会觉得你“专业得像个导购界的灭霸”,下单率自然蹭蹭涨。
选品更省力:
垂直领域混久了,闭着眼都知道哪些品佣金高、口碑好,不用天天全网扒拉爆款。
二、带货技巧:别学“八爪鱼”,要做“狙击手”
光垂直还不够,关键得让观众看完视频就想点“购物车”。
这里送你4招实用心法:
1. 选品别当“海王”,盯准“自营+高佣金”
京东用户最认啥?自营!物流快、售后稳,选品时优先勾选“京东自营”标签,相当于给观众吃了颗定心丸。佣金也别手软,20%以上的品闭眼冲(比如小家电、数码产品),毕竟咱不能为爱发电对吧?
举个反面教材:
你卖9.9包邮的袜子,佣金5毛;老王卖599的空气炸锅,佣金120。同样播放量,人家一单顶你240双袜子,你说气不气?
2. 视频别做“复读机”,学学“偷梁换柱”
别傻乎乎自己拍视频!抖音、快手搜同款商品,复制链接去水印下载,再用剪映调个速度、加个字幕,立马变“原创”(注意别直接照搬,小心被平台关小黑屋)。
重点来了:前5秒必须放大产品亮点!比如卖电饭煲,开头直接怼上“3分钟煮出柴火饭”的对比镜头,比干巴巴讲参数强100倍。
小技巧:
- 封面图用产品实拍图,拒绝“美颜过度”的渲染图(京东审核员专治花里胡哨)。
- 标题别写“全网最低”,改成“打工人秒懂!办公室偷懒神器TOP3”,既避雷又抓眼球。
3. 更新别学“鸽子精”,要做“永动机”
京东的流量池讲究“细水长流”,一个视频今天没人看,过一周可能突然爆单。秘诀就仨字:堆数量!新手每天发10条,老手冲50条。别纠结质量,先让算法记住你是个“勤劳的小蜜蜂”。
真实案例:
某小哥专注卖电动牙刷,每天发20条不同角度的视频(比如测评、搞笑段子、使用教程),第一个月零单,第三个月佣金破万。用他的话说:“量变引起质变,算法就爱这种‘死磕型选手’。”
4. 工具别当“原始人”,善用“科技与狠活”
去水印工具:微信搜“去水印小程序”,10秒搞定搬运。
批量剪辑软件:用“剪映”批量调速度、加滤镜,1小时处理50条视频不费劲。
数据监控:盯紧京东后台的“转化率”“完播率”,数据差的品立马换,别跟钱过不去。
三、把京东当“老丈人”
京东用户打开APP就是为了买东西,不像刷抖音纯属娱乐。所以你的视频别整虚的,直接告诉观众:“这玩意儿好用!买了不亏!”
垂直不是限制,而是帮你过滤无效流量;技巧不是套路,而是提高效率的工具。
在京东带货,别想着“一夜暴富”,而是“日拱一卒”。今天发10条,明天发10条,坚持三个月,你会回来谢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