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抱怨:“现在副业太难搞了,送外卖怕风吹日晒,做跑腿又怕接不到单子。”作为一名在“懒人经济”里摸爬滚打过两年的兼职选手,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和行业数据,和大家唠唠这个灵魂问题:跑腿挣钱还是外卖挣钱?
一、先看钱包厚度:谁的单价比拼更“香”?
说到赚钱,咱先得掰扯单价。假设你是个刚入行的萌新,外卖小哥的单子大多集中在餐饮配送,一单提成4-10元不等,比如午餐高峰期接个奶茶单子,3公里内到手6块,运气好赶上雨天补贴能加个1-2块。但别高兴太早,这钱得看平台抽成——有的平台抽20%,你跑10单可能实际到手不到50块。
反观跑腿小哥,一单的起步价就高得多。代取文件、排队挂号这种基础操作,收费普遍在30-50元,要是遇到代购限量球鞋、跨城送急件这种“技术活”,一单赚上百元也不是梦。去年我帮客户排队买过演唱会门票,蹲了4小时赚了200块,时薪直接碾压外卖。不过这种“肥单”可遇不可求,日常还是以代买咖啡、送钥匙为主,均价40元左右。
总结:单价上跑腿完胜,但外卖胜在单量稳定。
二、工作时间:你是“闪电侠”还是“时间管理大师”?
外卖行业有个不成文的定律——用时间换钱。午餐和晚餐高峰期的订单量能占全天70%,这段时间你得化身“闪电侠”,左手拎麻辣烫右手提奶茶,穿梭在写字楼和小区之间。平台数据显示,北上广的高频骑手日均工作时长6小时以上,月入7000-10000元,但这是用日均40单的体力换来的。
跑腿的节奏就佛系多了。早上9点帮人送文件,下午3点代排队挂号,晚上8点还能接个代买夜宵的活儿。时间灵活到可以边刷剧边等单,适合兼职和学生党。不过缺点也很明显——非高峰时段可能一两个小时没单子,全看运气。我认识的一个跑腿老手,靠周末代排队医院专家号,两天能赚800多,但工作日经常“躺平”。
真相:外卖适合能扛住高强度的人,跑腿适合会“见缝插针”接单的灵活派。
三、成本投入:电动车和脑细胞哪个更费钱?
你以为跑腿就是骑个电动车满街溜达?太天真了!外卖小哥的成本主要在装备:电动车每月租金300-500元,加上头盔、保温箱、手机支架,前期投入小2000块。跑腿小哥看似轻资产,实则暗藏玄机——代购得熟悉商场折扣,代排队得摸清医院流程,甚至代遛狗还得懂宠物心理学。
举个真实案例:朋友小李第一次接代购奢侈品任务,因为没检查发票真伪,最后倒贴了500块赔偿金。而外卖小哥的“翻车现场”通常是汤洒了、餐凉了,赔个二三十块了事。
关键点:外卖是体力活,跑腿是脑力+体力的双重挑战。
四、职业风险:谁在“刀尖上跳舞”?
外卖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?不是差评,是交通安全!我见过太多骑手为了赶时间闯红灯,最后摔得人仰马翻。平台数据显示,超80%的骑手日均骑行超50公里,相当于每天跑一趟马拉松。
跑腿的风险则更“多样化”。有一次帮客户送重要合同,结果地铁故障迟到了半小时,客户直接拒付还投诉。更别说遇到奇葩要求——比如半夜帮人找丢失的猫,最后猫没找到,自己被蚊子叮了十几个包。
血泪教训:外卖要命,跑腿要心态。
五、未来趋势:谁能抓住“懒人经济”的红利?
从行业数据看,外卖市场已进入成熟期,头部平台竞争激烈,但细分领域仍有空间。比如生鲜配送、夜间急送,部分平台给骑手的补贴能到每单12元以上。而跑腿行业正在向“万能服务”进化,代考试、代相亲这种脑洞单子越来越多(当然合法合规是前提)。
有个趋势值得关注:三四线城市的跑腿需求正在爆发。去年我老家的小县城开了第一家跑腿公司,专接代排队买网红奶茶、帮家长开家长会的单子,月均流水超5万。反观一线城市,外卖市场趋于饱和,新人想月入过万得拼时长+拼手速。
六、终极答案:选哪个?看你的“人设”!
- 推荐选外卖:能早起贪黑、抗压能力强、喜欢规律工作的人。
- 推荐选跑腿:脑子活、会沟通、能应对突发状况的“社交牛人”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如果你是个社恐但体力好,送外卖更稳妥;如果你是个“社牛”且熟悉城市犄角旮旯,跑腿的变现空间更大。
无论是跑腿还是外卖,本质上都是用时间和服务换钱。行业里没有“躺赚神话”,只有实打实的付出。我曾见过50岁的外卖大姐靠日均60单供孩子上大学,也见过00后跑腿小哥靠代做PPT月入2万。
赚钱的路子没有高低,只有合不合适。选对了赛道,哪怕骑的是二手电动车,也能跑出自己的“财富自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