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找我喝酒,三杯下肚就开始倒苦水:”每天996累成狗,老板画的饼比我家狗盆还大,你说现在互联网创业有哪些项目可以做啊?”我一听就乐了,这兄弟终于开窍了。
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,在2025年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互联网时代,到底藏着哪些能让你挺直腰杆的创业机会。
一、AI应用开发:给机器人找活干
最近两年AI技术像坐火箭似的往前蹿,但很多人还停留在”用ChatGPT写情书”的阶段。其实现在最赚钱的,是给企业定制AI解决方案。比如我认识个程序员小哥,专门帮餐饮连锁店开发智能点餐系统,结果半年时间接单接到手软。
别以为这行门槛多高,现在各种开源框架和云平台,让普通人也能搭上这班车。有个95后姑娘用现成的AI工具包,开发了个宠物医院用的”皮肤病识别系统”,现在光靠系统维护费就月入五位数。
二、跨境电商:把义乌小商品卖到火星
有个数据你可能不知道:2023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突破7万亿美元,相当于每个地球人贡献了1000美元。我表弟去年开始做TikTok直播带货,专门卖中国产的魔术道具,现在每周都要往美国发三个集装箱。
这行最妙的是不用囤货,国内1688拿货,海外仓代发。不过要提醒各位,选品千万避开”亚马逊死亡清单”,去年有个老哥非要卖电动滑板车,结果因为认证问题赔得底裤都不剩。
三、知识付费:把你的经验变成提款机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连小区门口修自行车的大爷都在抖音教人保养链条。知识付费这赛道真是越来越魔幻了,但这也说明市场需求旺盛。我认识个宝妈,靠教人收纳衣柜月入3万,秘诀就是把课程拆成99块的小单元卖。
重点来了:千万别做”全网最低价”的韭菜课。有个朋友花1999买了套”财富自由秘籍”,结果发现讲师自己还在租房住。要做就做垂直领域的深度内容,比如专门教程序员写年终总结,绝对有市场。
四、短视频内容工厂:一个人就是电视台
现在做短视频早过了”对口型唱歌”的阶段,专业玩家都在搞工业化生产。认识个传媒公司出来的团队,专门给中小企业做账号代运营,一个账号每月收费2万起步。
个人玩家也有机会,重点是要找到差异化赛道。比如有个姑娘专拍”办公室生存指南”,教人怎么用Excel摸鱼、用钉钉表情包怼领导,三个月涨粉50万。记住,在短视频时代,情绪价值比内容本身更值钱。
五、小程序开发:微信里的印钞机
别小看那些不起眼的小程序,有个做”姨妈期计算器”的团队,靠开屏广告月入80万。现在最吃香的是工具类小程序,比如最近爆火的”AI证件照生成器”,用户上传照片就能自动换背景,开发成本不到5万。
还有个冷门方向:帮线下店铺做会员系统。我常去的理发店,花8000块做了个小程序,现在预约率提高了60%,还能自动推送优惠券。这行最大的优势是客户粘性强,续费率高。
六、本地生活服务:把手机变成万能钥匙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连小区物业都在搞自己的APP。本地生活服务正在经历二次爆发,重点已经从”送外卖”转向”个性化服务”。比如有团队专门帮高端小区做”私人管家服务”,从遛狗到通马桶全包。
还有个案例值得参考:武汉有个团队做”老年人智能家居改造”,教独居老人用智能设备,月流水稳定在20万以上。这行关键要找准痛点,越是细分市场越容易突围。
七、二手交易平台:垃圾堆里捡黄金
闲鱼教会我们一个真理:你眼里的垃圾,可能是别人眼里的宝藏。现在最赚钱的不是倒卖手机电脑,而是细分领域的二手交易。比如有个90后专门做乐器回收翻新,把500块收的二手吉他,保养后卖2000。
还有个冷门方向:企业设备租赁。认识个哥们专做摄影器材短期租赁,靠押金现金流盘活了整个生意。记住,在二手市场,信息差就是利润空间。
八、宠物经济:伺候主子也能发财
有个数据吓死人:中国养宠人士每年人均消费5000元。这行最魔幻的是,你卖39.9的猫抓板没人买,换成”进口剑麻太空舱抓板”卖399反而抢光。重点是要会编故事,比如把狗粮说成”米其林三星配方”。
不过真赚钱的还是服务类项目。上海有家”宠物幼儿园”,提供日托、行为矫正等服务,客单价300元/天照样爆满。还有个更绝的——宠物殡葬服务,毛利率高达80%。
九、健康科技:让手机变成体检中心
现在年轻人最舍得花钱买什么?续命!有个做”智能水杯”的团队,能监测喝水量的杯子卖到脱销。更夸张的是睡眠经济,某助眠APP靠卖白噪音会员,年营收过亿。
这行要注意政策风险,千万别碰医疗诊断。稳妥的做法是走预防保健路线,比如开发个”颈椎健康提醒器”,或者做办公室健身教学视频。记住,在健康赛道,安全感比疗效更重要。
十、数字游民服务:帮别人边玩边赚钱
最近认识个神人,专门教人怎么申请海外数字游民签证,客单价998的课程卖了3000多份。这行衍生服务才是金矿:比如跨国远程办公解决方案、海外税务指导、甚至帮人代养宠物。
还有个更野的——数字游民相亲服务。毕竟能边环游世界边赚钱的人,找对象也想要同类。这项目启动成本几乎为零,靠收会员费就能活得滋润。
说到最后,可能有人要问:”互联网创业有哪些项目可以做这事真这么简单?”
别急,我认识的成功者都有个共同特点:他们不是选对了赛道,而是把赛道跑对了。就像我那个做跨境电商的表弟,最初半年一单没出,后来发现老外最爱买的不是高科技产品,而是中国产的”会发光的马桶圈”。
在互联网时代,有时候荒诞和实用只有一线之隔。重要的是先动起来,在做的过程中调整方向。毕竟,连马斯克都是先造了会爆炸的火箭,才找到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吗?